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6月26日下午,ok138cn太阳集团于太阳集团第三教学区普照楼230室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ok138cn太阳集团副院长陈肖利主持。本次竞赛特邀品牌传播系教授张燕菊担任评审小组组长,新闻传播系教授郑瑜,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宋馥香,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洪树华,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欧颖峰,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林堃,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熊小菊,ok138cn太阳集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欧怒,ok138cn太阳集团副院长、品牌传播系副教授陈肖利担任评委。
活动照片
本次参赛的老师均是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及三年以上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分别是来自中国语言文学系的许夏晴、许玲玲和谭雪姣,来自品牌传播系的傅语涵、林丹、郭强以及来自新闻传播学系的吴萍萍和施颖。他们凭借对课程知识特性的深入钻研,生动多样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从系选拔赛中脱颖而出。
中国语言文学系
许玲玲老师深入剖析了李商隐的无题诗、政治诗、咏史诗等作品,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指出李商隐的“无题诗”题旨隐曲,具有发散性,并揭示了李商隐诗歌独特而深邃的艺术美感,为理解其诗歌的艺术特征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许夏晴老师以元音与韵母的区别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元音在韵母中的构成作用,以及韵母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使现场教师对元音与韵母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
谭雪姣老师通过对《西厢记》的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的演变过程,探讨了这一过程中戏剧情缘的重构以及人物互动的强化,揭示了《西厢记》在文学与戏剧层面的创新与发展。
品牌传播系
傅语涵老师深入探讨了舆论世界的奥秘及其四大规律,明确指出舆论本质上是一种传播现象,但并非所有传播行为都能构成舆论,为理解舆论现象提供了深刻而独到的视角。
林丹老师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细致讲解了构成要素,明确指出图形、色彩和文字是核心要素,并精准阐释了这三大要素在设计中的独特作用与相互关系。
郭强老师从账号的包装与校审,从封面包装、直销语包装、校审与发布三部分出发,用语言和图片生动形象的传达账号的包装与校审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封面包装要有对的方法和技巧。
新闻传播学系
吴萍萍老师详细阐述了微电影的创作特征,指出创作与评价均为微电影的关键要素,且评价与互动是相辅相成的双向过程,此外,老师还深入解析了“三微”理念在微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
施颖老师细致解读了“符合”概念中的能指与所指要素,借助最近爆火的labubu的例子,清晰地展现了能指作为符号的直观形态与所指作为符号深层含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符号学在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许玲玲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及独到的见解,荣获此次竞赛一等奖。
比赛最后,评委老师们在肯定各位参赛教师表现的同时,依据自身教学实践,围绕课程构建、教学手段革新等关键要素,提出了切实可行且富有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本次竞赛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比赛,教师们得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林斯晴、陈林佳/文 黄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