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学子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5)校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者:郜梦坤发布时间:2025-07-04动态浏览次数:12

我院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5)太阳集团校赛中,从众多团队里脱颖而出荣获校赛银奖,这枚奖项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团队经历了哪些难忘的挑战与收获吧!


 

项目名称:《守艺研学》

赛道名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1.你们团队的项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当初为什么选择做这个方向?


我们的项目主要解决研学市场上出现重旅行,轻教育文化底蕴不足,主题单一、缺乏美育引导等问题。市场上出现非遗项目扎堆:随着非遗热兴起,大量同类题材舞台剧涌现,大量同类题材舞台剧涌现,如莆仙戏、闽南歌仔戏、木偶剧等改编作品,还有如皮影戏、昆曲、木偶剧等改编作品,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包括相比《只此青绿》等成功案例,多数非遗剧目缺乏衍生品(如数字藏品、文创周边)开发能力,难以形成长尾收益。


为什么选择做这个方向?因为研学市场规模非常庞大,但是缺乏美育教育的引导,想通过红色舞台剧和特色定制研学打造观演参与共创的递进式学习体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美育素养。沉浸式的舞台剧让人们深入感受非遗魅力与红色文化,唤起对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的情感共鸣。

 

2.准备的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多久?期间怎么分工、怎么推进的?


从项目思路到着手准备有小半年,其间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王鈺航同学作为项目总负责人精准把控项目方向,统筹资源整合,推动团队高效协作,致力于打造沉浸式舞台剧研学体验。其他团队成员在擅长的专业领域上各司其职,大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对项目的各方面助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的进行地方调研工作以及项目规划,与专注于研学、舞台剧领域中更为专业、经验丰富的人士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与各基地、平台合作过程中不断优化产品服务、质量等。

 

3.此次参赛对于你们来说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呢?


结合时代下国家及政府部门的重点发展领域,做一个实际调查,并且结合时代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打开创新思路,往市场上稀缺或缺乏竞争的领域探索。从社会热点(如老龄化、碳中和)、政策导向(乡村振兴、专精特新)或自身专业中挖掘问题。项目要思考落地可行性,切记盲目追求黑科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找对人比找牛人更重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要积极与导师沟通,导师们是你强有力的后盾。在资源背书上争取校企合作盖章、媒体报道等,增强可信度。在项目计划书上内容要丰富,重点分析市场、盈利模式(要有清晰流程图)、竞品对比(表格可视化),要突出项目产品的核心优势。

 

这一次的银奖,是他们长时间准备、多次打磨项目的成果。一路走来,有困难也有收获,更有彼此支持与坚持留下的印记。(王钰航、陆泽铖/文 王钰航/图)